这个暑假英语的亮点莫过于音标的学习,虽然只安排了短短的一周,但是大家的热情好像瞬间提升了好几倍。对于我来说就是赶紧放下听了七八遍的《新美》,重新拾起荒废了快一年的《赖世雄》。去年第一次接触这个资料,当时一看一百多页就有点好奇,以为音标那么点东西怎么还占这么大地儿,结果……不知道上次学完了没有,依稀记得很多时候是跟它耗着的,学到的也都大打折扣,以至于这次假期再把它拿到手,还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。
从26个字母到元音、辅音,好像一半多的读音都被颠覆了,以至于一发音就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读的有问题,然后就是一点点的朝着自己或者旁边的人认为的“正确音”方面靠近,学音标的整个过程就是在问题堆里摸爬滚打,最后练就了现在错了也继续的强大心理。现在的我真有种如果把音标OK了,就能玩转英语一样的错觉。
这次为期一周的音标比以前n多天的学习都有效果,然而分配在英语上的时间并没有太大出入,我反思了一下,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:
a.团队协作:小组每天都讨论一次当天所学的音标,在讨论中大家都要把学到的音标过一遍,这样无形中督促了我们要及时跟上进度学好当天的内容,因为如果不认真学讨论的时候就比较“难过”了。一个人的拖沓,放在一群人中更容易避免,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组团健身组团学习的原因吧
b.时间管理:我们小组每天的英语是两小时,里边包括学习和讨论的时间,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有了紧凑感,从而“心无旁骛”的专心于音标,在讨论的时候也是抓住重点少废话。
c.目标:既然只有一周的时间要把音标都学完,那么每天的学习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性,不然又只能步以前的后尘了,所以目标要尽可能小,按时间规划。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不能随心而为。
不管怎么说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小小的音标更是蕴含着英语的精华。
评论